佛教中華康山學校
2025/26年度
家課政策
1. 家課目的:
- 鞏固學習:協助學生複習課堂內容,為新課題作準備,促進自學能力。
- 評估與回饋: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,調整教學策略,並提供適時回饋。
- 家校合作:幫助家長掌握子女的學習進度,共同支援學習。
- 培養能力:發展學生的自律、思維、協作及創造力,例如透過專題研習、小組報告等。促進家校合作,幫助家長建立合理期望,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。
2. 家課設計原則:
- 多元化:避免機械式抄寫,採用預習、實驗、口頭練習等形式。
- 生活化與趣味性:結合學生生活經驗,設計具挑戰性的任務。
- 照顧差異: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調適家課內容。
- 適量與分層:低年級(P1-P2)每日家課時間約30-45分鐘,高年級(P5-P6)約60-90分鐘。
3. 實施與安排:
- 協調分配:科任教師盡量溝通,避免同日過量家課,並平衡中、英、數三科份量。
- 批改與回饋:
- 除評分外,提供具體建議鼓勵改進。
- 鼓勵學生自評、同儕互評及家長回饋。
- 功課支援:上課日(星期一、二、四、五)設摘星課,老師協助學生在校完成家課,減輕課後負擔。
- 配合教育局的《小學教育課程指引》(2024)及相關文件中的「創造空間育全人」的理念,星期三設「Happy Wednesday」無功課日。
4. 家課的類型:
- 紙筆家課(校本課業、工作紙、作業、延伸練習等)
- 專題研習(科本及跨科)
- 預習
- 實作
- 網上延伸課業
5. 家長角色:
- 環境營造:提供安靜空間,協助訂立固定家課時間。
- 適度指導:避免直接給答案,以提問啟發思考。
- 溝通合作:定期簽閱家課冊,與教師保持聯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