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中華康山學校
2025/26年度
學習評估政策及成績處理
1. 評估目的:
評估旨在透過多元模式(如觀察學生日常表現、自評、互評、家長評核、專題研習、課堂實作、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等),全面收集學生在知識、技能、價值觀及態度方面的學習顯證,以促進學生的持續進步,並優化教學策略。
1.1 評估對學生的作用:
- 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優勢與不足,建立自我反思能力。
- 讓學生掌握個人學習進度,並訂立適切的學習目標與改進策略。
- 透過教師的回饋,調整學習方法,提升自主學習效能,發揮潛能。
1.2 評估對教師及學校的作用:
- 診斷學生的學習表現,識別其強項與需要支援的範疇。
- 提供適時、具體的回饋與建議,引導學生改進學習。
- 檢視及優化教學設計,包括課程目標、內容、教學策略及評估方式,確保符合學生的多元學習需求,提升整體學與教成效。
1.3 評估對家長的作用:
- 讓家長清晰了解子女的學習進展,包括能力發展與待改善之處。
- 協助家長制定適切的支援策略,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子女的成長。
- 促進家校合作,幫助家長建立合理期望,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。
2. 評估類型:
為貫徹香港教育局「促進學習的評估」理念,本校採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,涵蓋進展性評估、總結性評估及校外公開性評估,全面檢視學生的知識、技能及態度發展,並配合課程指引優化學與教策略。
2.1 進展性評估:進展性評估注重學習過程,透過不同方式收集學生的學習表現,提供即時回饋,幫助學生改進。評估方式包括:
- 課堂表現:觀察學生在答問、堂課、小組討論、匯報及分享活動中的參與度及表現。
- 日常課業:各科按校本政策設計具針對性的課業,鞏固學習並檢視理解程度。
- 特色課業:
- 跨學科專題研習(培養探究及綜合應用能力)
- 校本單元寫作(提升語文表達及想像力)
- 科技探究活動(發展STEAM技能)
- 自主學習筆記(培養自主學習習慣)
- 單元測驗:各科進行階段性小測,及時跟進學習進度。
- 默寫小挑戰書:結合學習單元與「默書加油站」(鼓勵學生主動積累詞彙,提升語文能力)。
- 多元評估模式:引入學生自評、同儕互評及家長評估,促進反思及家校協作。
- 電子平台評估:Google Classroom, 各科網上平台
2.2 總結性評估:總結性評估旨在系統性評估學生在特定階段的整體學習成效,並配合學生成長需要調整考核方式:
- 一年級:全學年以多元進展性評估形式進行,減輕考試壓力,逐步適應評估模式。
- 二至六年級:設「第一學段評估」、「第二學段評估」及「第三學段評估」,全面評估學生學習表現。
2.3 校外公開評估:參與校外公開評估,有助學生了解自身水平:
- 全港性系統評估:三年級及六年級(評估中、英、數基本能力)
3. 評估分析:
3.1 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成績分析:
- 持續收集及分析評估數據,適時檢視及修訂教學設計和策略,以提升學與教的成效。
- 分析各班學生的評估表現及成績數據,並提供改善建議。
3.2 全港性系統評估資料分析:
- 科主任帶領該科老師共同分析考評局所提供的資料及數據,優化校本課程規劃及學與教策略。
4. 評估回饋及獎勵:
4.1 日常鼓勵與正向教育
- 即時性讚賞:教師透過口頭表揚、具體反饋及非語言鼓勵,強化學生的積極學習行為。
- 校本獎勵機制:運用多元化的正向獎勵工具,包括:
- Classdojo電子獎勵平台(累積換取獎勵)
- 個性化評語(針對學生的努力、進步或獨特表現給予書面鼓勵)
- 優秀課業展示(於課室或校內平臺展示,樹立學習榜樣)
- 融入正向教育(Positive Education)原則,培養學生的成長型思維(Growth Mindset),強調「努力」與「進步」的價值。
4.2 全校性獎勵計劃
- 多元獎項架構:設立涵蓋學術、品德、服務、體藝及佛德的獎勵體系,包括:
- 學術表現類:學業獎、語文卓越進步獎、學科成績獎、進步獎
- 品德與服務類:操行獎、服務獎、傑出風紀生、康山榮譽學生
- 體藝類:康山體藝發展基金、香港華嚴佛學社獎學金、佛教愍生講堂獎學金
- 佛德類:會屬小學獎學金
5. 評估支援:
5.1 識別特殊學習需要(SEN)
- 數據驅動的識別機制:
- 綜合分析進展性評估、總結性評估及校外評估數據,結合教師觀察及專業評估工具(如教育心理學家報告),科學化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(如讀寫障礙、專注力不足等)。
- 建立「學生學習檔案」,持續追蹤學習表現及成長進度。
5.2 提供適異性學習支援
- 資優教育:
- 為表現突出的學生設計「資優培訓課程」,包括抽離式教學及校外資優教育網絡計劃(如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課程)。
- 提供跨學科挑戰性任務,培養高階思維能力。
- 學習輔導:
- 為需要加強基礎的學生安排「課後輔導小組」或「朋輩輔導計劃」。
- 設計分層課業,根據學生能力調整作業難度。
5.3 考試調適安排
- 特殊學習需要支援:
- 根據教育局《特殊教育需要指引》及專業評估建議,為SEN學生提供合理調適,如:
- 延長考試時間
- 使用放大試卷或讀卷安排
- 提供安靜的應試環境
- 允許使用輔助工具(如電腦打字代替手寫)
- 定期檢視調適措施的有效性,並與家長及專業團隊協作調整。
6. 評估安排及成績處理:
一年級:
因應教育局《小學教育課程指引》(2022)建議,全學年以多元進展性評估形式進行。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outlined in the Education Bureau's "Primary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" (2022), diversified formative assessments are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entire academic year.
- 各項表現成績不排名次 No ranking is assigned for individual performance results.
- 每學段設「學習表現報告」及「學生行為表現報告」A Learning Performance Report and a Student Conduct Report are issued at the end of each term/learning phase.
二、三、五年級:
次數 | 第一學段評估 | 第二學段評估 | 第三學段評估 | 全學年成績 |
月份 | 十一月 | 三月 | 六月 | -- |
學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
30% | 30% | 40% | 100% | |
術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不評估 | 視藝、音樂 | 視藝、音樂 | 視藝、音樂 |
0% | 50% | 50% | 100% |
- 每學段設「學業成績報告」及「學生行為表現報告」An Academic Achievement Report and a Student Conduct Report are issued at the end of each term.
- 倫理宗教、普通話、電腦、體育科只設進展性評估,成績以等級顯示,不佔比重 For Ethics & Religion, Putonghua, Computer Studies, and Physical Education, only formative assessments are conducted.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grades and are excluded from weighted calculations.
- 五年級第三學段評估為呈分試 The third assessment of P.5 is for submitting scor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lace Allocation
二、三、五年級各科比重 Subject proportion:
科目Subject | 中文Chi. | 英文Eng. | 數學Maths | 常識G.S. | 視藝Art | 音樂Music | 倫理宗教R.S. | 普通話Putonghua | 電腦Computer | 體育PE |
比重Proportion | 9 | 9 | 9 | 5 | 3 | 2 | 0 | 0 | 0 | 0 |
四年級:
次數 | 第一學段評估 | 第二學段評估 | 第三學段評估 | 全學年成績 |
月份 | 十一月 | 三月 | 六月 | -- |
學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人文、科學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人文、科學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人文、科學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人文、科學 |
30% | 30% | 40% | 100% | |
術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不評估 | 視藝、音樂、體育 | 視藝、音樂、體育 | 視藝、音樂、體育 |
0% | 50% | 50% | 100% |
- 每學段設「學業成績報告」及「學生行為表現報告」An Academic Achievement Report and a Student Conduct Report are issued at the end of each term.
- 倫理宗教、普通話只設進展性評估,成績以等級顯示,不佔比重 For Ethics & Religion and Putonghua, only formative assessments are conducted.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grades and are excluded from weighted calculations.
四年級各科比重 Subject proportion:
科目Subject | 中文Chi. | 英文Eng. | 數學Maths | 人文Humanities | 科學Science | 視藝Art | 音樂Music | 體育PE | 倫理宗教R.S. | 普通話Putonghua |
比重Proportion | 8 | 8 | 8 | 4 | 4 | 2 | 2 | 2 | 0 | 0 |
六年級:
次數 | 第一學段評估 | 第二學段評估 | 第三學段評估 | 全學年成績 |
月份 | 十一月 | 三月 | 六月 | -- |
學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(HKAT模擬試) | 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 |
50% | 50% | 0% | 100% | |
術科評估科目及佔分比重 | 視藝、音樂 | 視藝、音樂 | 不評估 | 視藝、音樂 |
50% | 50% | 0% | 100% |
- 每學段設「學業成績報告」及「學生行為表現報告」An Academic Achievement Report and a Student Conduct Report are issued at the end of each term.
- 倫理宗教、普通話、電腦、體育科只設進展性評估,成績以等級顯示,不佔比重 For Ethics & Religion, Putonghua, Computer Studies, and Physical Education, only formative assessments are implemented.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grades and are not included in weighted score calculations.
- 六年級第一、第二學段評估為呈分試 The first and second assessment of P.6 is for submitting scor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lace Allocation.
- 六年級第三學段評估為HKAT模擬試 The third assessment of P.6 is HKAT Mock examination.
六年級各科比重 Subject proportion:
科目Subject | 中文Chi. | 英文Eng. | 數學Maths | 常識G.S. | 視藝Art | 音樂Music | 倫理宗教R.S. | 普通話Putonghua | 電腦Computer | 體育PE |
比重Proportion | 9 | 9 | 9 | 5 | 3 | 2 | 0 | 0 | 0 | 0 |
備註 Remarks:
- 評估前兩周發通告通知學生評估範圍。The assessment syllabus will be distributed to pupils at least two weeks before the assessment.
- 因病缺考必須出示醫生證明書,校方會因應情況決定是否安排學生補考。如未能出示醫生證明書,缺考之評估將作零分計。Pupils need to hand in a doctor’s consultation proof for any sick leave during the assessment. We will not arrange any make-up assessments without a doctor’s consultation proof.
- 評估期間如遇學校停課,當天評估會順延至復課後第一天進行。Assessment will be postponed to the following day if school is suspended.
- 因事缺考將不設補考,該科作零分計,不會顯示名次。Our school does not accept any casual leave during the assessment dates. Pupils will receive zero marks and their positions will not be shown on the report cards.
- 成績表內顯示所有科目的等級及學期成績為全級首三分之一之名次。Grades (instead of scores) will be shown on pupils’ report cards. Only the first one-third of positions will be shown on the term end report cards.
- 缺考任何一科,該次評估將不排名次。 The position will not be shown on the report cards if pupils are absent in any one of the subjects.
- 每次評估均顯示操行分;第三學段評估顯示評語。 Conduct grade will be shown on the report card for every assessment while comments will only be given on the third assessment.
- 遲到五次、欠交功課十次記缺點乙次,顯示於成績表內。Being late for school 5 times or not handing in homework for 10 times will be marked as a ‘Demerit’ and will be shown on School Report Cards.
- 每學段交齊功課記優點乙次,顯示於成績表內。A Merit will be rewarded for handing in homework every day each semester.